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孟剛)近日,國家管介國家醫療保障局舉辦醫保醫用耗材分類規則解讀直播。醫保用耗直播中,局血架國家醫保局介紹,入支血管介入支架等7類醫用耗材完成分類編碼調整,類醫類編相關醫用耗材數據庫于9月底前全部落地實施。材完成分
此次分類調整涵蓋血管介入支架、碼調血管介入球囊、國家管介非血管介入支架、醫保用耗非血管介入球囊、局血架吻合器、入支人工器官、類醫類編植入式心臟節律管理器等7類醫保醫用耗材。材完成分
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副主任趙秀竹坦言,碼調此次血管介入支架等7類醫用耗材完成分類編碼調整,國家管介重點解決了醫用耗材長期存在的分類不清、管理復雜等問題。植入式心臟節律管理器、人工器官等技術壁壘較高的耗材首次納入分類新規,標志著醫保精細化管理正從成熟賽道延伸至更多高值領域。
國家醫保局價采中心鄧文艷在直播中表示:“醫保耗材編碼投入使用以來,我們已陸續對國家組織集中帶量采購的、臨床使用量大且社會關注度高的耗材開展價格監測,排查顯著偏離監測結果的異常值,督促引導企業糾正不公平、高價、歧視性高價,促使價格回歸合理區間?!?/p>
記者了解到,血管介入支架與人工關節因較早納入國家集中帶量采購而備受行業關注,其價格在集采落地后的兩年間實現大幅下降。
國家醫保局統計數據顯示,冠脈支架在2020年首輪集采中,平均中選價格由1.3萬元降至700元左右,降幅高達93%,首年節省醫保資金117億元。人工關節集采讓髖關節平均價格由3.5萬元降至7000元,膝關節由3.2萬元降至5000元左右,降幅均超80%。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兩年累計為醫?;鸸澥?28.91億元,年均節省超160億元。
責任編輯:溫馨寧(編輯:意氣自若網)